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基于e-导数构造最优代数免疫布尔函数

    黄景廉;

    以布尔函数的导数和自定义的e-导数为研究工具,研究布尔函数的高代数次数、高非线性度、代数免疫性、平衡性和最优代数免疫函数的存在性与构造等问题,得出布尔函数的非线性度能达到■,代数次数能达到■次,最高代数免疫阶能达到■等结果.同时,可以得到具有高代数次数、高非线性度、平衡性和最优代数免疫等多种密码安全性质的一族布尔函数.说明e-导数和导数在布尔函数密码学性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03期 v.46;No.139 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模糊关联图的几类积运算及相关分解

    得吉昂么;王倩;

    定义模糊关联图的笛卡尔积、直积、半强积和字典积运算,并系统证明这些运算在模糊关联图上的封闭性.此外,探讨一个模糊关联图能够分解为积运算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再通过边境防御布局的应用实例,展示这些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应用模糊关联图的积运算,能够显著降低建设成本并提升系统安全性,可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3期 v.46;No.139 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绿色可回收Fe3O4@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鲜亮;刘淑欣;田小霞;赵九洲;

    Fe_3O_4@MOFs是一种以Fe_3O_4NPs为核、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壳的核壳异质结构材料.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可设计性等特点,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优异性能.将Fe_3O_4NPs嵌入到MOFs中,不仅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还赋予复合材料在外加磁场下快速、高效的分离能力.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几种常规制备Fe_3O_4@MOFs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在吸附、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2025年03期 v.46;No.139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生物学

  • 鸡气管软骨细胞的培养与形态学特征研究

    魏黎敏;高恩玉;郭桢雅;许玲珑;魏锁成;

    目的:旨在研究气管软骨细胞培养技术与形态学特征,为高效培养气管软骨细胞和治疗气管缺损等疾病的新型生物工程材料奠定基础.方法:无菌采集30日龄兰州三黄鸡气管软骨,用0.25%胰酶和0.2%Ⅱ型胶原酶两步法消化,DMEM/F12培养基体外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形态,测定细胞纵径和横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Ⅱ型胶原蛋白(COL-Ⅱ)、Caspase-3和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气管软骨细胞培养8~10 h时约75%~80%的细胞贴壁,初期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后期呈多角形,细胞生长曲线略呈S形,甲苯胺蓝染色呈蓝色,144 h~168 h生长速度达峰值,软骨细胞纵径明显大于横径. 120 h时COL-Ⅱ含量明显高于24 h,Caspase-3基因水平逐渐降低,HIF-1α、HIF-2α、COL-Ⅱ、BCL2和SDF-1基因水平均逐渐增加,COL-Ⅱ含量最丰富,BCL2最低.结论:鸡气管软骨细胞初期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随后变为梭形或多角形.气管软骨细胞中COL-Ⅱ和HIF-1α基因和蛋白水平与软骨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

    2025年03期 v.46;No.139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萝卜硫素对小鼠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汪晨净;马艳庆;郭忠;

    目的:探究萝卜硫素(SFN)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常压密闭、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及中毒剂量亚硝酸钠(NaNO_2)腹腔注射分别构建乏氧性(低张性)缺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缺氧三种常用实验性缺氧模型,观察SFN对不同缺氧模型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评价SFN提高小鼠缺氧代偿能力的药理作用.结果:SFN低、中、高(SFN-L,SFN-M,SFN-H)剂量组均能延长三种缺氧模型小鼠生存时间.其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SFN-L、SFN-M、SFN-H组均能显著延长乏氧性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与垂体后叶素模型组比较,SFN-L、SFN-M、SFN-H组均能显著延长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小鼠生存时间;与NaNO_2模型组比较,SFN-M、SFN-H组能显著延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缺氧小鼠生存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表明SFN能提高三种模型小鼠对缺氧的代偿能力.结论:在体条件下,SFN具有抗缺氧作用,其抗缺氧机制可能与SFN抗氧化特性有一定相关性.

    2025年03期 v.46;No.139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软儿梨栽培技术及果实品质的研究现状

    魏玉梅;马嘉卉;王子恒;陈书琴;马永梅;

    软儿梨,作为一种极具北方特色的水果品种,其具有独特的冻后熟化特性,果实营养价值丰富,且有润肺止咳、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等功效.文章介绍了软儿梨主要栽培技术以及营养成分如水分、糖分、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功能活性成分.同时就贮藏条件对软儿梨品质的影响做了简单介绍,可为软儿梨种植和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5年03期 v.46;No.139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树人论坛

  • 数学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转换障碍诊断及干预策略研究——以中学代数教学为例

    拉毛草;傅千吉;

    数学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双向转换能力是发展学生代数思维的核心素养,也是突破代数思维瓶颈的重要环节,更是数学思维表达的核心能力.其转换效能直接限制或制约学生数学建模和抽象推理能力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文章以中学代数部分的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双向转换的机制,并对转换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研究.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学代数教学普遍存在三重转换障碍:其一,符号抽象性的误读,即学生对符号的语义理解存在偏差;其二,自然语言多义性的干扰,即自然语言的语法特性对符号语言的理解造成概念混淆;其三,双向转换能力断裂,即学生在数学符号与自然语言之间的思维衔接存在断裂.这些障碍导致了认知超载、语言差异性引发的表征断裂、情境复杂性造成的迁移困难等严重阻碍学生代数思维进阶.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化能力,促进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5年03期 v.46;No.139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一类食饵具有避难和恐惧效应的食饵-捕食者扩散模型的行波解

    郭小庆;焦玉娟;刘琪;

    研究在连续和离散情况下一类食饵具有避难和恐惧效应的食饵-捕食者行波解的存在性,通过合适的上下解方法,结合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弱行波解的存在性.对连续情况下的系统利用Lyapunov函数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进行论证,得到的系统弱行波解就是强行波解的存在性.

    2025年03期 v.46;No.139 67-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双向高速公路预制箱梁临时支座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

    刘浩;

    为了充分理解支座的受力机制,评估其承载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双向高速公路预制箱梁临时支座承载力.以延安某公路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预制箱梁临时支座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条件,分析该支座在竖向及水平两个方向下的承载力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支座在承受竖向荷载时,其部分区域应力会升高,主要由荷载对顶板和套筒的共同作用所致,在500 kN竖向荷载下,支座保持高承载力.受不同水平荷载影响,套筒出现不同程度应力集中,但缓冲材料能分散应力,提升承载力.竖向荷载升至200 kN后,支座位移显著升高,但500 kN后虽再次上升,但仍保持良好承载力.长期使用,支座损失率小,内部缓冲材料寿命延长,满足长期安全使用需求.

    2025年03期 v.46;No.139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教育教学

  • 新工科视域下《药物合成实验》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康淑荷;陆丽娜;李佳;刘娟;金湓;苏琼;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写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课程教学中,优化课程设计,采用专业实验项目与多元化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2025年03期 v.46;No.139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